📋 為什麼這篇文章對您很重要?

每年有超過60萬家香港公司需要提交NAR1周年申報表,但據統計,有不少的公司因填寫錯誤或逾期提交而面臨罰款。本文將為您提供2025年最新的NAR1填寫指南,幫助您避免常見陷阱,確保合規運營。

閱讀本文您將獲得:

  • ✅ 完整的NAR1填寫步驟指導
  • ✅ 2025年最新變化和要求
  • ✅ 10大常見錯誤及避免方法
  • ✅ 實用的檢查清單和工具
  • ✅ 專業建議和成本優化策略

在香港營商環境中,NAR1周年申報表是每家有限公司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無論您是初創企業的創辦人,還是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者,正確理解和填寫NAR1都是維持公司合法地位的關鍵環節。

隨著香港公司註冊處在2023年底推出新的申報要求,包括引入8位數商業登記證號碼和新的業務性質編碼系統,許多企業主對如何正確填寫NAR1感到困惑。本文將以最實用的角度,為您詳細解析每個步驟,確保您能夠順利完成申報,避免不必要的罰款和法律風險。

NAR1基礎知識:您需要了解的核心概念

什麼是NAR1周年申報表?

NAR1(New Annual Return)是香港公司註冊處於2014年推出的新版周年申報表格,取代了原有的年報格式。這份文件是根據《公司條例》(第622章)第662條的規定,要求所有在香港註冊的有限公司每年必須提交的法定文件。

🎯 NAR1的核心作用

法律合規:確保公司符合香港法律要求,維持合法營運地位

信息更新:向公司註冊處更新公司的最新資料,包括董事、股東、註冊地址等

透明度維護:提供公眾查閱的公司基本信息,增強商業透明度

風險管理:及時申報可避免罰款、法律後果和信譽損失

2025年NAR1的重要變化

自2023年12月22日起,香港公司註冊處實施了多項重要變化,這些變化直接影響NAR1的填寫要求:

變化項目 舊制度 新制度(2025年適用) 影響
公司識別號碼 7位數公司註冊編號 8位數商業登記證號碼作為UBI 建議公司儘早在NAR1及相關申報中採用8位數BR號碼
業務性質編碼 簡單業務描述 標準化業務性質編碼 需要根據實際主要收入來源選擇最符合的標準編碼
聯絡信息要求 基本聯絡方式 強制提供電子郵件地址 必須提供有效的電子郵件聯絡方式
身份證號碼填寫 完整號碼 僅填寫部分數字(如首4位) 符合私隱條例要求,不可填寫完整號碼

⚠️ 重要提醒:公司編號使用規定

2023年12月22日前成立的公司:不必主動申請新號碼,可使用現有BR號碼的8位數部分作為主要編號。原有7位數公司註冊編號(CI號)可繼續備查,但官方系統已轉用8位BR號。

2023年12月22日後成立的公司:以8位數BR號碼做為公司唯一業務識別號碼(UBI)。

申報時間表和截止日期

理解NAR1的申報時間表對於避免逾期罰款至關重要。每家公司的申報截止日期是根據其成立周年日(Anniversary Date)計算的。

申報期限 計算方式 例子 備註
標準申報期 成立周年日後42天內 成立日:2024年1月15日
申報截止:2025年2月26日
最常見的申報期限
首次申報 成立周年日後42天內 成立日:2024年1月15日
首次申報截止:2025年2月26日
新成立公司與其他公司申報期限一致,18個月期限適用於首次提交經審計的財務報表。
不活躍公司 與標準申報期相同 無特殊優惠 即使不營業也必須申報

2025年最新逾期罰款結構

根據《公司條例》第662條的最新規定,2025年適用的逾期罰款分層結構如下:

逾期時間 罰款金額 備註
超過42天,但不超過3個月 HK$870 第一層罰款
超過3個月,但不超過6個月 HK$1,740 第二層罰款
超過6個月,但不超過9個月 HK$2,610 第三層罰款
超過9個月以上 HK$3,480 第四層罰款
嚴重違規及檢控 最高HK$50,000 + 每日HK$1,000 視情況而定

💰 罰款計算實例

情況一:逾期2個月 → 罰款HK$870

情況二:逾期5個月 → 罰款HK$1,740

情況三:逾期8個月 → 罰款HK$2,610

情況四:逾期12個月 → 罰款HK$3,480

準備工作:填寫前必須收集的資料

充分的準備工作是成功填寫NAR1的關鍵。以下是您需要準備的完整資料清單,建議在開始填寫前逐一核實。

基本公司資料

📋 必備文件清單

  • 公司註冊證書 – 確認公司名稱和註冊編號
  • 商業登記證 – 獲取8位數BR號碼
  • 公司章程 – 確認股本結構和業務範圍
  • 最新董事會決議 – 確認現任董事和秘書
  • 股東名冊 – 更新股東持股情況
  • 註冊地址證明 – 確保地址資料準確

董事和秘書資料

對於每位董事和公司秘書,您需要準備以下詳細資料:

資料類型 個人董事 法人董事 公司秘書
姓名/名稱 中英文全名 公司全名 個人或公司名稱
身份證明 身份證首4位數字 公司註冊編號 身份證首4位或公司編號
地址 住址(通常地址) 註冊地址 營業地址
國籍/註冊地 國籍 註冊成立地 國籍或註冊成立地
委任日期 董事委任日期 董事委任日期 秘書委任日期

股東資料和股本結構

準確的股東資料對於NAR1申報至關重要。您需要整理以下信息:

股東資料收集步驟

1
確認股東身份
2
計算持股比例
3
核實股份類別
4
更新聯絡資料

業務性質編碼選擇

2025年起,公司需要根據官方最新標準業務性質編碼表精確填寫業務性質。不應使用寬泛描述,應根據實際主要收入來源選擇最符合的標準編碼。

業務類別 編碼範圍 常見例子 選擇要點
批發及零售業 45000-47999 服裝零售、電子產品批發 按主要銷售產品分類
專業服務業 69000-75000 會計、法律、諮詢服務 按專業領域細分
資訊科技業 58000-63999 軟件開發、網站設計 按技術類型選擇
金融服務業 64000-66999 投資管理、保險代理 需要相關牌照

🎯 業務性質編碼選擇建議

主要收入來源:選擇佔公司收入最大比例的業務活動對應編碼

具體而非寬泛:避免選擇過於籠統的分類,選擇最具體的編碼

定期檢討:業務性質變化時應及時更新編碼

專業諮詢:不確定時可諮詢會計師或公司秘書服務提供商

聯絡資料和通訊地址

2025年的新要求強制公司提供有效的電子郵件地址,並確保所有聯絡資料的準確性。

📧 電子郵件要求

必須提供:有效且經常檢查的電子郵件地址

建議使用:公司專用郵箱而非個人郵箱

及時更新:郵箱變更時必須通知公司註冊處

重要性:公司註冊處將通過此郵箱發送重要通知

NAR1填寫詳細指南:逐步操作教學

本節將為您提供NAR1表格的詳細填寫指導,確保每個欄位都能正確完成。我們將按照表格的實際順序進行說明。

基本資料填寫流程

1
公司名稱
2
公司編號
3
註冊地址
4
業務性質
5
聯絡資料
欄位名稱 填寫要求 常見錯誤 正確示例
公司名稱 必須與註冊證書完全一致 遺漏”Limited”或”Ltd” ABC Trading Company Limited
公司編號 使用8位數BR號碼 仍使用舊的7位CI號 12345678(8位數)
註冊地址 完整地址包括郵政編碼 地址不完整或過時 Room 1001, 10/F, ABC Building, 123 Main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業務性質編碼 選擇最符合主要收入來源的編碼 選擇過於寬泛的分類 47190(其他非專門零售業)
電子郵件 提供有效的公司郵箱 使用個人郵箱或無效地址 info@abctrading.com.hk

第二部分:董事資料

董事資料部分是NAR1中最容易出錯的環節之一。每位董事的資料都必須準確無誤,包括個人董事和法人董事。

👥 董事資料填寫要點

個人董事:必須提供中英文姓名、身份證首4位、通常地址、國籍

法人董事:提供公司全名、註冊編號、註冊地址、註冊成立地

委任日期:必須準確填寫董事委任的具體日期

辭任董事:如有董事在申報期內辭任,必須註明辭任日期

第三部分:公司秘書資料

根據香港法律,每家有限公司都必須委任至少一名公司秘書。公司秘書可以是個人或法人。

秘書類型 資格要求 必填資料 注意事項
個人秘書 香港居民或具備專業資格 姓名、身份證首4位、地址、國籍 不能同時擔任公司唯一董事
法人秘書 在香港註冊的公司 公司名稱、註冊編號、地址 必須是持牌的公司秘書服務提供商

第四部分:股本和股東資料

股本部分需要詳細列出公司的授權股本、已發行股本以及每位股東的持股情況。

💼 股本填寫常見陷阱

發行股本:已經廢除了授權股本,不要混淆這兩個概念

股份類別:準確區分普通股和優先股

持股比例:確保所有股東持股比例總和為100%

股東變更:如有股權轉讓,必須反映最新情況

第五部分:重要控制人登記冊

根據《公司條例》要求,公司必須識別和登記其重要控制人(Significant Controllers)。

控制人類型 認定標準 登記要求 例外情況
個人控制人 持股25%以上或具有重大影響力 姓名、身份資料、控制性質 上市公司股東
法人控制人 通過持股或其他方式控制公司 公司名稱、註冊資料、控制鏈 受規管的金融機構
法律實體安排 信託、合夥等安排 安排詳情、受託人資料 特定豁免安排

常見錯誤分析:避免這些致命陷阱

基於多年的實務經驗和統計數據,我們總結了NAR1填寫過程中最常見的10大錯誤。了解這些錯誤並採取預防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您的申報成功率。

十大常見錯誤排行榜

錯誤 #1:公司編號使用錯誤

錯誤表現:仍然使用舊的7位數公司註冊編號(CI號)而非8位數商業登記證號碼

正確做法:使用8位數BR號碼作為主要識別號碼,7位CI號僅作備查

影響:可能導致申報被拒絕或延遲處理

預防措施:檢查最新的商業登記證,確認8位數號碼

錯誤 #2:業務性質編碼選擇不當

錯誤表現:選擇過於寬泛的業務分類或與實際業務不符的編碼

正確做法:根據實際主要收入來源選擇最具體、最符合的標準編碼

影響:可能引起監管機構關注或影響稅務評估

預防措施:仔細研究官方業務性質編碼表,必要時諮詢專業人士

錯誤 #3:董事資料不完整或過時

錯誤表現:遺漏董事變更、地址資料過時、身份證號碼填寫錯誤

正確做法:確保所有董事資料為申報基準日的最新狀況,身份證僅填首4位

影響:違反披露義務,可能面臨罰款

預防措施:建立董事資料更新機制,定期核實資料準確性

錯誤 #4:股東持股資料計算錯誤

錯誤表現:持股比例計算錯誤、股份類別混淆、遺漏股權變更

正確做法:準確計算每位股東的持股數量和比例,確保總和為100%

影響:影響公司治理透明度,可能引起法律糾紛

預防措施:維護準確的股東名冊,及時記錄股權變更

錯誤 #5:重要控制人登記遺漏

錯誤表現:未能識別或登記符合條件的重要控制人

正確做法:全面分析公司控制結構,識別所有符合25%門檻的控制人

影響:違反法定披露要求,面臨嚴重法律後果

預防措施:建立控制人識別程序,定期檢討控制結構變化

錯誤 #6:聯絡資料不完整

錯誤表現:未提供電子郵件地址或提供無效聯絡方式

正確做法:提供有效且經常檢查的公司電子郵件地址

影響:無法接收重要官方通知,可能錯過重要期限

預防措施:使用專用公司郵箱,確保有人定期檢查

錯誤 #7:申報基準日理解錯誤

錯誤表現:以申報日而非申報基準日的資料填寫表格

正確做法:所有資料應反映申報基準日(通常為成立周年日)的狀況

影響:資料時點錯誤,可能需要重新申報

預防措施:明確申報基準日,以該日期為準收集所有資料

錯誤 #8:簽署和認證問題

錯誤表現:簽署人不符合要求或缺少必要的認證

正確做法:由授權董事簽署,必要時進行公證或見證

影響:申報無效,需要重新提交

預防措施:確認簽署人權限,了解認證要求

錯誤 #9:費用計算和支付錯誤

錯誤表現:費用計算錯誤或支付方式不當

正確做法:根據公司類型計算正確費用:私人公司HK$105,公眾公司HK$140

影響:申報被拒絕或延遲處理

預防措施:確認公司類型,使用正確的支付方式

錯誤 #10:提交時間和方式錯誤

錯誤表現:錯過申報截止日期或使用錯誤的提交方式

正確做法: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選擇適當的提交方式(電子或郵寄)

影響:

預防措施:設置提醒機制,提前準備申報材料

四層檢查制度建議

為了最大程度降低錯誤率,我們建議建立以下四層檢查制度:

檢查層級 檢查重點 執行人員 檢查工具
第一層:資料收集檢查 確保所有必要文件齊全 資料收集人員 文件清單核對表
第二層:填寫準確性檢查 核實每個欄位填寫正確 填表人員 欄位檢查清單
第三層:邏輯一致性檢查 確保各部分資料邏輯一致 複核人員 交叉驗證表格
第四層:最終審核檢查 全面審核申報表完整性 授權簽署人 最終審核清單

🔍 錯誤修正流程

發現錯誤:立即停止處理,記錄錯誤類型和位置

分析原因:找出錯誤根本原因,避免重複發生

修正錯誤:使用正確資料重新填寫相關部分

重新檢查:對修正部分進行完整的四層檢查

經驗總結:將錯誤案例加入檢查清單,持續改進流程

提交流程和費用說明

完成NAR1填寫後,正確的提交流程和費用支付是確保申報成功的最後關鍵步驟。本節將詳細說明各種提交方式、費用結構和注意事項。

提交方式比較

提交方式 政府費用 處理時間 優點 缺點
電子提交 私人公司:HK$105
公眾公司:HK$140
即時確認 快速、環保、即時確認 需要數碼證書
郵寄提交 私人公司:HK$105
公眾公司:HK$140
5-10個工作日 傳統方式、無需數碼證書 較慢、需郵費、無即時確認
親身遞交 私人公司:HK$105
公眾公司:HK$140
即時確認 即時確認、可即場解決問題 需親身前往、時間成本高

💰 費用結構詳解

政府申報費:電子與郵寄提交的政府費用完全一致

專業服務費:如委託會計師或公司秘書代辦,需另付服務費

郵寄費用:選擇郵寄提交需額外支付郵費和快遞費

逾期罰款:超過截止日期將面臨額外罰款,詳見前述罰款結構

電子提交詳細流程

電子提交是最推薦的方式,具有快速、環保、即時確認等優點。以下是詳細的操作步驟:

電子提交步驟

1
註冊帳戶
2
數碼證書
3
填寫表格
4
支付費用
5
提交確認

支付方式和注意事項

支付方式 適用提交方式 處理時間 注意事項
信用卡 電子提交 即時 支持Visa、MasterCard、銀聯
銀行轉帳 電子提交 1-2個工作日 需要銀行確認
支票 郵寄/親身遞交 3-5個工作日 抬頭:公司註冊處處長
現金 親身遞交 即時 僅限親身遞交時使用

提交後的跟進工作

成功提交NAR1後,還需要進行一系列跟進工作以確保申報完全合規:

📋 提交後必做事項

保存確認文件:妥善保存提交確認書和收據

更新公司記錄:將申報資料同步更新到公司內部記錄

設置下年提醒:在日曆中標記下一年的申報截止日期

監控處理狀態:定期檢查申報處理狀態

準備審計文件:為年度審計準備相關申報文件

常見提交問題解決方案

問題:電子提交系統無法登入

可能原因:數碼證書過期、瀏覽器不兼容、網絡連接問題

解決方案:檢查證書有效期、使用推薦瀏覽器、聯絡技術支援

問題:支付失敗或未確認

可能原因:信用卡額度不足、銀行系統維護、網絡中斷

解決方案:檢查銀行帳戶、重新嘗試支付、聯絡銀行確認

問題:申報被拒絕或要求補充資料

可能原因:資料不完整、格式錯誤、邏輯不一致

解決方案:仔細閱讀拒絕原因、補充所需資料、重新提交

常見問題解答

以下是企業主在NAR1申報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及其詳細解答。這些問題基於實際案例和專業經驗整理而成。

Q1: 新成立的公司什麼時候需要提交第一份NAR1?

答:所有公司,包括新成立的公司,都必須在公司成立周年日後的42天內提交NAR1。18個月的期限是針對首次提交經審計的財務報表,而非周年申報表。

建議:務必在成立周年日後42天內提交NAR1,以避免逾期罰款。

Q2: 公司沒有營業活動,是否仍需提交NAR1?

答:是的,即使公司沒有任何營業活動(俗稱”殼公司”),仍然必須按時提交NAR1。這是法定要求,與公司是否有業務活動無關。

注意:不活躍公司不享有任何申報期限優惠,必須在標準截止日期前提交。

Q3: 如果錯過了申報截止日期,應該怎麼辦?

答:即使錯過截止日期,也應該儘快提交NAR1。逾期提交仍然比不提交要好。根據逾期時間長短,將面臨不同程度的罰款:

  • 超過42天但不超過3個月:HK$870
  • 超過3個月但不超過6個月:HK$1,740
  • 超過6個月但不超過9個月:HK$2,610
  • 超過9個月:HK$3,480
Q4: 董事或股東資料在申報期內發生變化,如何處理?

答:NAR1應該反映申報基準日(通常是成立周年日)的資料狀況。如果在申報基準日之後但提交NAR1之前發生變化,應該:

1. 在NAR1中填寫申報基準日的資料

2. 另外提交相關的變更表格(如ND2A、ND2B等)

3. 確保所有變更都在法定期限內申報

Q5: 可以委託他人代為提交NAR1嗎?

答:可以。公司可以委託以下人員代為提交:

  • 公司秘書
  • 執業會計師
  • 律師
  • 其他獲得書面授權的代理人

注意:即使委託他人代辦,公司董事仍然對申報內容的準確性承擔法律責任。

Q6: 如何確認NAR1已經成功提交?

答:不同提交方式的確認方法:

  • 電子提交:系統會即時顯示確認頁面並發送確認電郵
  • 郵寄提交:可在公司註冊處網站查詢處理狀態
  • 親身遞交:當場獲得加蓋印章的確認收據

建議:保存所有確認文件作為合規證明。

Q7: 重要控制人登記冊與NAR1有什麼關係?

答:重要控制人登記冊(SCR)是獨立的法定要求,但與NAR1密切相關:

1. 公司必須同時維護SCR和提交NAR1

2. NAR1中需要確認SCR的存在和更新狀況

3. 兩者的資料應該保持一致

重要:SCR必須存放在香港的指定地址,並在NAR1中申報該地址。

Q8: 公司名稱或註冊地址變更後,對NAR1有什麼影響?

答:公司名稱或註冊地址變更需要先完成相關的變更手續,然後在NAR1中反映最新資料:

1. 名稱變更:先提交特別決議和相關文件,獲得新的公司註冊證書

2. 地址變更:先提交ND2A表格通知地址變更

3. 在NAR1中使用申報基準日有效的名稱和地址

Q9: 如果發現已提交的NAR1有錯誤,如何修正?

答:如果發現已提交的NAR1有錯誤,應該:

1. 立即聯絡公司註冊處說明情況

2. 準備修正後的資料和相關證明文件

3. 可能需要提交修正申報表或補充文件

4. 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支付額外費用

建議:提交前進行充分檢查,避免事後修正的麻煩。

Q10: NAR1與稅務申報有什麼關係?

答:NAR1與稅務申報是兩個獨立的法定要求:

1. NAR1:向公司註冊處申報,主要涉及公司治理資料

2. 稅務申報:向稅務局申報,主要涉及財務和稅務資料

3. 兩者的截止日期和要求不同,必須分別處理

注意:雖然是獨立要求,但某些基本資料(如公司名稱、地址)應該保持一致。

總結與建議

NAR1周年申報表的正確填寫和及時提交是每家香港有限公司必須履行的重要法定義務。通過本文的詳細指導,您應該已經掌握了2025年NAR1申報的所有關鍵要點。

🎯 關鍵要點回顧

新制度變化:使用8位數BR號碼、標準化業務性質編碼、強制電子郵件要求

逾期罰款:分四層式罰款,最高可達HK$3,480

費用結構:私人公司HK$105,公眾公司HK$140,電子與郵寄費用相同

常見錯誤:公司編號錯誤、業務編碼不當、董事資料不完整

最佳實踐:建立四層檢查制度,提前準備,及時提交

專業建議

基於多年的實務經驗,我們為您提供以下專業建議:

  • 建立年度合規日曆:在公司日曆中標記所有重要申報截止日期,包括NAR1、稅務申報、審計等
  • 維護準確的公司記錄:定期更新董事、股東、地址等基本資料,確保申報時資料準確
  • 選擇合適的專業服務:如果內部資源有限,考慮委託專業的公司秘書或會計師事務所代辦
  • 關注法規變化:定期關注公司註冊處的最新公告,及時了解申報要求的變化
  • 保存完整記錄:妥善保存所有申報文件和確認書,作為合規證明

⚠️ 最後提醒

及時性至關重要:逾期申報的代價遠超過及時申報的成本

準確性不可妥協:錯誤的申報可能導致法律後果和信譽損失

專業協助價值:複雜情況下尋求專業協助是明智的投資

持續合規意識:將合規視為企業營運的基本要求,而非額外負擔

希望本指南能夠幫助您順利完成2025年的NAR1申報。如果您在申報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協助,確保公司始終保持良好的合規狀態。